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今日举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与 40 多位顶尖国际企业家相聚一堂,围绕“开放、创新、包容——迈向 2030 的上海发展战略”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在此次会议上,西门子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Roland Busch)在“科技赋能”分议题讨论环节,围绕“上海‘AI + 制造’行动”分享了西门子的见解和经验。
  以下为演讲摘要去年的 IBLAC 上,我们曾做出一个承诺:西门子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 Xcelerator 将在上海发展 100 家新的生态合作伙伴,以加速数字化转型并提升规模效应。今天,我们不仅兑现了承诺,还超越了目标。
  在中国,西门子 Xcelerator 的生态合作伙伴已突破 300 家,其中以 AI 技术驱动创新的企业为数众多。这与上海近期推出“AI + 制造”行动计划息息相关。西门子正通过打造基础模型、拓展生态系统、培育新型人才全力支持这一计划的推进。
  消费 AI 创造当下的头版头条,工业 AI 带来明天的深远变革。为把握变革机遇,我们需要工业级的 AI 模型——可信任、可理解,可克服“幻觉”,由高质量数据训练强化的模型。
  但许多企业尚未意识到的是:即使将全部自有数据投入模型训练,也难有回报,因为单个企业的数据集规模远远不够。企业间必须行动起来,共享数据。我们在上海的一些合作伙伴已经意识到这点,并付诸行动:9 月 24 日,西门子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及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共同建设“数据跨境与国际碳足迹认证交换服务平台”。
  在全球,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和我们共享数据。他们为何同意加入这样的数据联盟?因为这些数据均会经过匿名化处理,在严格遵守数据保护和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合法合规的共享。这些数据将用于训练工业基础模型,推动制造业生产力的新一轮跃迁。这将惠及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甚至更广泛的产业生态。
  我想分享两个例子:其一是最近在上海亮相的西门子 Industrial Copilot 试点应用——这是我们与中国一家高端装备制造客户共同打造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 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智能装配设备。该项目仅用时两个月,远超行业常规速度。在设备开发时,客户通过 Industrial Copilot 生成代码,提高程序开发效率;在车间,产线工人可在 AI 的辅助下优化生产。我们的目标是助力客户将该设备上市时间缩短 30%,生产力提高 30%。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与中国十五冶用智能体提升炼铜工艺中的一项关键质量指标。通过融合我们在机器学习等领域的行业知识、以及 DeepSeek 大语言模型能力,该智能体可解读冶炼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并给出调优建议。在智能体的帮助下,铜业用户在降低物料和能源消耗的同时,将该质量指标的稳定性提高了 15%,成本效益显著提升。
  此外,面对生态系统和人才挑战,一方面,我们将持续拓展西门子 Xcelerator 生态系统,进一步支持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基于与同济大学、上海交大多年良好合作,我们将深化教育合作,赋能上海培养更多 AI 人才。
  综上所述,今年我带给 IBLAC 的建议就是:共同推动数据共享,打造工业级 AI 模型,协力将上海打造为全球“AI + 制造”新高地。
  这既是我的建议,更是西门子的承诺。让我们一起持续创新,使命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