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空调行业转入存量博弈,头部企业纷纷加码多品牌战略时,格力为何将冰箱子品牌 “晶弘” 推向空调赛道?《制冷快报》记者认为,这背后,是高端市场竞争倒逼与中低端份额失守的双重驱动。​

  2025 年空调高端市场,“新旧势力交锋” 愈发明显,高端产品份额同比提升 3 个百分点。日系品牌如大金三菱电机凭技术积淀坚守阵地,而海尔卡萨帝、美的 COLMO 通过场景化设计与 AI 科技快速崛起,COLMO 上半年零售额增长超 60%。用户需求也转向健康新风、宽域运行等复合体验,-35℃超低温制热、AI 自适应调节成高端标配,这对企业全价格带布局提出更高要求。​
  头部企业已形成梯度定价:海尔卡萨帝挂机超 4000 元,子品牌 Leader 1.5 匹机 2500-3500 元;美的 COLMO 对标卡萨帝,主品牌 1.5 匹机约 3000 元,华凌下沉至 2000 元以下;小米 1.5 匹机低至 1499 元,靠智能家居占年轻市场,但高端薄弱。奥克斯海信也借子品牌布局中低端,竞争加剧。​
  格力推晶弘,是应对市场挤压的战略调整。中低端市场,小米、华凌等低价冲击,格力此前坚守高价致份额流失;高端市场,日系与 COLMO、卡萨帝双重挤压。晶弘的推出,让格力借 “主品牌守高端、子品牌攻低端” 补全布局,避免价格战被动。​
  晶弘的优势源于格力赋能:搭载自主压缩机,1.5 匹机 APF 值 5.28,72 柜机 - 35℃制热,还下放高端功能,形成 “高配低价”;共享格力 5 万 + 服务网点,24 小时响应 + 六年包修,解决低价产品售后痛点,已在学校、医院等场景打开局面。​
  但短板也突出:晶弘原是冰箱品牌,跨界空调有一定难度;1899 元起的定价,对比华凌、小米优势不大,且六年包修弱于格力主品牌的十年承诺;若降价恐冲击主品牌,坚守价格又难突围,平衡 “性价比” 与 “品牌价值” 成长期考验。​
  晶弘是格力的 “自我革命”,虽有望站稳中低端,但品牌与定价难题待解。其入局将压缩腰部品牌空间,推动市场向头部集中,这场 “价格与价值” 的平衡术,终将决定格力未来市场地位。